有備無患成語解釋 簡拼:ybwh 拼音:yǒu bèi wú huàn 反義詞:措手不及、臨陣磨槍、臨渴掘井 同義詞:未雨綢繆、防患未然、有恃無恐 英語翻譯:be prepared against want 用法:多用來勸勉人事前要有準備以避免禍患。一般用謂語、賓語。 解釋:備:防備;患:患難;災禍。事先有防備就可能避免災禍。
出處:《尚書·說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備;有備無患。” 例子:春季來臨;我們要作好山林禁火;以便~。 歇後語:笨姑娘剪鞋樣 謎語:病床閑置;玄德在蜀平安 成語故事: 有一次,宋、齊等十二個國家聯合攻打鄭國,眼看自己國家的兵力不足,鄭國的國君急忙請晉國調停,晉國也很爽快答應,于是趕緊與十二個國家商量,請他們停止攻打鄭國。十二國家因為懼怕強大的晉國,雖然心里非常不愿意,但是也只好乖乖退兵。
為了答謝晉國,鄭國的國君派使者送給晉國許多美女、樂器、樂師等。收到這些禮物,晉悼公十分高興,并且將一半的美女賞給功臣魏絳。沒想到而魏絳不但一口拒絕,并且還勸晉悼公在國家強盛時不能大意,而忘了自己也身處于危險之中,在享樂時應該想到國家可能碰到的困難和危險,這樣才能隨時做好應付的準備。晉悼公一聽覺得非常有道理,也就接受了他的意見。 相關成語:有備無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