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投無路成語解釋 簡拼:ztwl 拼音:zǒu tóu wú lù 反義詞:左右逢源、如愿以償、天從人愿 同義詞:山窮水盡、窮途末路、日暮途窮 英語翻譯: 用法:含貶義。一般作謂語、補語。 解釋:無路可走(投:投奔)。指陷入絕境。
出處:元·楊顯之《瀟湘雨》:“淋的我走投無路;知他這沙門島是何處酆都。” 例子:①別再逼他;他已~了。 ②即使在走投無路時,人也不要放棄生的機會,因為太陽每天都是新的. 歇後語:林沖上梁山;鼻子上推小車;船頭上跑馬 謎語: 成語故事: 《瀟湘雨》,中國元雜劇作品,是現存元雜劇中僅有的一部以男人負心為題材的劇作。寫書生崔通中狀元后,背棄前妻張翠鸞,又娶試官的女兒。在張翠鸞尋夫至崔通任所時,崔竟誣陷她是私逃的奴婢,將她判罪,發配沙門島,陰謀途中加害。行至臨江驛,翠鸞深夜悲哭,被失散多年任肅政廉訪使的父親張天覺發現,才得以申雪。作品對崔通的趨炎附勢、狠毒陰險的性格,有充分的揭露。語言流暢,關目動人。京劇《臨江驛》據此改編,仍在演出。“淋的我走投無路;知他這沙門島是何處酆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