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山空回成語解釋 簡拼:bskh 拼音:bǎo shān kōng huí 反義詞:滿載而歸 同義詞:空入寶山回 英語翻譯:unable to benefit from a visit to a great master 用法:比喻置身于某種優越環境或條件下;卻一無所得。一般作定語。 解釋:寶山:蘊藏、聚積寶物的山。進入寶山卻空著手歸來。比喻置身學府卻一無所獲。
出處:《大乘本生心地觀經·離世間品》:“如人無手;雖至寶山;終無所得。” 例子:①我參加專業培訓班;決不~。 ②參觀先進單位不取點經;豈不是~。 歇後語: 謎語: 成語故事:清朝李汝珍寫了部小說《鏡花緣》,講唐朝時書生唐敖與商人林之祥以及見多識廣的水手多九公飄揚海外,經歷了君子國、大人國、小人國等,見到了許多奇聞軼事……有一天船到了歧舌國。歧舌國人最喜歡音樂,他們的音韻天下無雙。林之洋帶著許多笙笛上岸去賣。唐敖見歧舌國人滿嘴唧唧呱呱,不知說些什么,就問多九公:“九公既通言語,為何不去探聽探聽音韻的來路呢?”多九公說:“是啊!海外有兩句話說得好:‘若臨歧舌不知韻,如入寶山空手回。’今天既然到了這里,自然要探聽一下。等我前去問問。”不料多九公連問數人,都碰了釘子。原來歧舌國國王將音韻視為本國不傳之謎,蓋不外泄。“寶山空回”比喻條件豐富,結果卻一無所獲。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八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