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代 作者:葛天民
原文 咫尺春三月, 尋常百姓家。為迎新燕入, 不下舊簾遮。 翅濕沾微雨, 泥香帶落花。 巢成雛長大, 相伴過年華。 譯文 在近已咫尺的陽春三月,在一戶普通的老百姓家中 。 注釋
賞析 燕子秋去春來,巢于檐下,民間視為吉祥物。“尋常百姓家”即借鑒劉禹錫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正因為燕子不嫌貧愛富、趨炎附勢,主人也“不下舊簾遮”,熱情的迎接燕子的歸來。“巢成雛長大,相伴過年華”兩句,更是把燕子看成生活的一部分了。 古詩中燕子往往象征著幸福的生活。它們雙宿雙飛,本詩中的燕子也在主人的檐下幸福的生活。燕子的自由自在,正是詩人隱居生活的反映;燕子之樂,足見詩人之樂。詩歌生動的描繪了燕子的生活習性,表達了燕子與老百姓的深厚情誼。 首句一個“咫”字,指八寸,也表現了暮春的轉瞬即逝,抒發了作者對春的珍惜之情。“尋常百姓家”借用了劉禹錫的“飛入尋常百姓家”,歌頌了燕子不趨炎附勢,不嫌貧愛富的質樸、高尚的品格,表達了燕子對百姓的眷戀。第三句“微”形容雨之小,描寫了燕子在雨中穿梭無數次,為幸福的生活勤勞地筑巢,“泥香帶落花”描寫了春天溫馨、幸福的場面。尾句是對燕子勤勞地贊美,也再次表現了人與燕之間的深厚情誼,同時又是詩人幸福隱居生活的寫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