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胠篋
作者:莊周
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則必攝緘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謂知也。然而巨盜至,則負匱、揭篋、擔囊而趨;唯恐緘縢扃鐍之不固也。然則鄉之所謂知者,不乃為大盜積
扁鵲見蔡桓公
作者:韓非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
掩耳盜鈴
作者:呂不韋 撰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錘毀之,鐘況然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也!
庖丁解牛
作者:莊周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
曾子殺彘 / 曾子烹彘
作者:韓非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汝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
人有亡斧者
作者:呂不韋 撰
人有亡斧者,意其鄰人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視其顏色,竊斧也;聽其言語,竊斧也;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斧者也。俄而掘其溝而得其斧,他日,復見其鄰之子,其行動、顏色
鄭人買履
作者:韓非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曰:“寧信度,無自信
父善游
作者:呂不韋 撰
有過于江上者,見人方引嬰兒而欲投之江中,嬰兒啼。人問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其父雖善游,其子豈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精衛填海
作者:佚名
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
遠游
作者:屈原
悲時俗之迫阨兮,愿輕舉而遠游。質菲薄而無因兮,焉讬乘而上浮?遭沈濁而污穢兮,獨郁結其誰語!夜耿耿而不寐兮,魂營營而至曙。惟天地之無窮兮,哀人生之長勤。往者余弗及
九章
作者:屈原
惜誦 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蒼天以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與向服。 俾山川以備御兮,命咎繇使聽直。 竭忠誠而事君兮,反離
哀時命
作者:莊忌
哀時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時!往者不可扳援兮,徠者不可與期。志憾恨而不逞兮,杼中情而屬詩。夜炯炯而不寐兮,懷隱憂而歷茲。心郁郁而無告兮,眾孰可與深謀!欿
九歌
作者:屈原
東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瑯;瑤席兮玉瑱,盍將把兮瓊芳;蕙肴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揚枹兮拊鼓,疏緩節兮安歌;陳竽瑟兮浩倡;靈偃
大招
作者:屈原
青春受謝,白日昭只。春氣奮發,萬物遽只。冥凌浹行,魂無逃只。魂魄歸來!無遠遙只。 魂乎歸來!無東無西,無南無北只。東有大海,溺水浟浟只。螭龍并流,上下悠悠只。霧雨
天問
作者:屈原
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誰能極之?馮翼惟象,何以識之?明明暗暗,惟時何為?陰陽三合,何本何化?圜則九重,孰營度之?惟茲何功,孰初作